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 > 桃江要闻

【扶贫路上】 脱贫“摘帽”惠群众 幸福花开竹山村

来源:???作者:毕晓娟 访问量: ???发布日期:2018-01-12???字体大小:

已硬化的公路,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出行  毕晓娟 摄

“今年,我们村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,有了自己的产业,出门也走得几步好路了!”2017年12月中旬,记者来到桃江县松木塘镇竹山村,听村民说得最多的便是这句话。他们说的产业,是村里成立的竹产业公司和种养合作社;好路,便是脚下的硬化公路。路两边是密密的的红木杉等树木。一到夜晚,主道上路灯齐明,把竹山村映照得格外美丽。  

这是挂在村民口头的,也有他们还没说出来的,这就是去年进村的扶贫工作队。工作队由市委宣传部、市总工会、益阳日报社、湘运益阳公司和市新华书店五个单位组成,牵头单位是市委宣传部。在和村民的聊天和实地走访中,记者对扶贫队的工作了解了不少。  

改善基础设施 明确发展思路  

“我们这里山多地少、交通落后、基础薄弱,也没有什么支撑产业,基础条件差是全村难以发展的大问题。”扶贫队进村第一天,村支书就这样告诉他们。  

竹山村位于桃江县西南山区,由原五美桥、竹山、七尖三村合并而成,辖7个小组,共740户3180人,山林2.6万亩,耕地仅680亩。因地处偏僻,国道和省道都远远地躲着这个村。  

入驻竹山村后,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胡立安,市政协副主席黄仲书等领导,都多次来村里调查走访,和扶贫队一起,为村上制定了“一手抓基础设施,一手抓产业发展”的工作思路。  

然无论是基础设施,还是产业发展,少不了的是资金。2016年,除市财政拨出50万专项资金外,五家单位都分别从各自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一部分,共计投入了160万元,完成了村级道路、水利电力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。今年,又追加58万元,重点解决小洞组及25户以上村民集中居住地不通公路的问题,此外还修建了林道、维修了水渠、升级改造了变压器等。 

基本公共设施得到了改善  毕晓娟 摄 

“我们虽然在乡下,但水通电亮路好走了,还有就医和上学都得到了保证,这不和城里人一样了吗?这可是工作队来了后才有的呢!”对于这两年的变化,特困户杨术江最有发言权。他说,工作队进村后,不仅帮他入股了合作社每年能享受一定分红,养起了20多只黑山羊可增收,还为他筹资修葺了房屋,将自来水免费接到了家里,并帮他家申请了低保,减免了一半的农村合作医疗费,还为2个就读的小孩每年争取了2000元助学金。老杨说:“这些变化我以前想都不敢想。”

找准发展模式 增强造血功能  

变传统“输血式”帮扶为“造血式”帮扶才能真正脱贫,而造血帮扶的关键在于项目,并找准项目的发展模式。扶贫工作队紧紧依靠村支两委,深入调查研究后,结合本村实际,在项目建设上逐步找准了三种发展模式。

创办的竹乡情环保炭加工厂所生产的产品   詹薇 摄

一是“村集体+能人”模式。工作队充分利用该村丰富的竹屑资源,协助村里两位能人和村集体合股,组建了“竹乡情环保炭加工厂”。该厂去年10月投产,入股的贫困户有43户129人。可日产环保炭5吨,年利润70万元,按1:3的比例,村里可分红20多万。分红的75%再折股分配给了贫困户。今年,每家贫困户分红2000至3000元不等。  

二是“合作社+贫困户”模式。在竹乡情环保炭加工厂的基础上,他们又以村集体名义,相继成立了竹乡情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、竹山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、竹之韵禽畜散养专业合作社,以“合作社+贫困户”模式,发挥特色农业的领头雁作用。在一个生态综合公司和两个种养合作社的带领下,全村贫困户的生产和生活就有了基本保障。拿水果种植合作社来说,光无花果种植就有200亩之多,预计丰产后,亩平均收益可达1万元,是稻谷的10倍。今年,这家合作社还发展了桃树种植,每株可挂果七八十斤的桃树苗,给每户贫困户免费发放三五株,按市价每斤5元来说,一年就可为贫困户增收不少。

无花果  詹薇 摄  

“去年,合作社为我家提供的无花果幼苗,使我家增加收入1.8万!” 59岁的谢跃松之前在外务工,因年纪大了,还要照顾孙子,便在三年前回了家。得知村上有无花果种植项目,他便流转土地入了股。老人说,无花果树每棵能挂果两三斤,还没熟就有人想收购了!

三是“大项目+贫困户”模式。去年,在工作队的牵线下,村上还引进了桃江湘大泵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文百军投资3000万元,建了一个集高山生态茶园、红薯基地、特色水果基地和散养土鸡基地为一体的休闲旅游生态园。这个大项目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和就业。去年,光聘用贫困农民就30多人,每人每天工价150元。现在,该项目作为扶贫产业重点项目,已将今年的预脱贫户92户271人全部纳入了折股分红的范畴。

       夯实党建基础 助力扶贫攻坚

  为巩固脱贫成果,工作队还在夯实党建基础上下功夫,助力提高村支两委的战斗力。由第一书记召集,他们多次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学习党章、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》和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等党纪党规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党务工作操作规范等,切实增强了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。

  除此,还助推村支两委严格落实管理制度。在落实“三会一课”上,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、党支部委员会,分四个专题开展 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专题讨论,邀请市委宣传部领导与专家为全体党员上专题党课。对于重大项目、村级发展、贫困户确定和退出等,充分发挥“四位一体”机制作用,都通过村民议事委员会商议,村级财务的管理和扶贫资金收支等,都主动接受村民监督委员会的监督。

  按照示范型标准推进村民服务中心建设。加上上级拨付,他们共投资100万元,打造了一个高标准的村级服务中心和村民文化广场,让竹山村民有一个自己的文化活动场地,以增强他们的获得感。

  经过帮扶,全村贫困家庭经济有了明显好转。今年,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干部逐户上门核实预脱贫家庭年收入,其中82户242人达到了人均收入3208元的脱贫线(2016年脱贫27户83人),全村还剩贫困户10户29人,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0.9%,达到了整村脱贫的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