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县情 > 桃江县志

第十八篇 社会 第五章 民风民俗

来源:???作者: 访问量: ???发布日期:2017-11-23???字体大小:

第五章   民风民俗

县境自古民风纯朴,爱国尚武,尚德好礼,士通经史,民尚气节。桃花女天生丽质,活泼洒脱,温柔贤淑。传统的生产生活、婚丧喜庆习俗和岁时信仰、民间游艺、竹乡风俗,无不折射出桃江这块热土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积淀。传统民俗在激浊扬清中,得以摒弃与传承。1978年,改革开放后尊师重教,尊重科学,民风淳厚依然,民俗绵绵如故。崇德尚美、务实图强,文明之风日盛。

 第一节   民  风

性格心理

民风是一个地方人们群体性格和心理的总和。湖南人刚正强悍、率直诚实的性格在桃江人身上有明显的印记,桃江人不信邪,劲悍尚武,豪犷桀骜,有一种灵气、霸气和侠气相统一的脾性,凡事喜争强好胜,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,到了黄河不死心的气概。永不回头,讲求血性,是桃江人性格、心理的又一特征。立场坚定,思想坚毅,行动坚韧,有浩然正气,表现出一种时代的忧患意识,敢为人先的奋斗勇气。历史上不少桃江人奋斗反抗的精神,至今仍在桃江人血液中流淌。清代舒塘人刘道美揭竿而起,矛头直指官府。夏曦、张昆弟、张子清、邓赫绩为革命献身,既有楚大夫屈原的影子,也有湖南人的血性。桃江人直率诚实,给人一见如故之感。其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十分鲜明。桃江人说话不爱转弯抹角,“一根肠子通到底”,但待人热情开朗,重义气、讲气节,和则热情似火,淡则冷漠如冰,办事讲五湖四海,不喜欢搞小团体。相对而言,桃江山丘区民众多犷悍,城镇人多世故,乡下人多朴拙。近山者严峻刚烈,近水者灵醒活泛。

桃江人把聪明称作“发扬”、“里手”,自恃“里手”的人说话显霸气,自以为“天上的晓得一半,地上的都晓得”,喜欢“扯谈”,会“策白”,喜欢戏谑别人“宝里宝气”,开口就是“告诉你诺”,“你晓得不!”而一些“究脑壳”、“蛮绊筋”又偏偏不听这一套。

桃江人爱热闹,比如村里死了人,就会“人死饭甑开,不请自己来”,搭一个灵堂,请一个乐队,或设一个道场,或唱露天卡拉ok,道士长袍怪脸,歌手涂脂抹粉,登台鼓乐齐鸣,或大唱“妹妹坐船头”、“其实我不想走,其实我很想留”,插科打诨,无奇不有。肃穆哀痛的丧礼比结婚还热闹。桃江人办事善于简单,比如打麻将,就舍掉了东、南、西、北风,舍掉了中、发、板,一副牌,打一骰,确定“王”以后,只要有“二、五、八”一对将,凑成几句话就和牌。既不要算番,又简单快捷,街头巷尾,老少大小都能玩。碰上“地和”、“天和”,可以直接和牌,这种简单,反映了桃江人快速通吃的霸王规则。

湖南人爱吃辣椒,桃江人当然不例外。毛泽东说:“不吃辣椒不革命”,吃了辣椒,夏能驱湿,冬可御寒。桃江人餐桌上,无辣不成菜,无辣不成席。厨房里,锅勺碰撞之际,呛人的辣椒味便漫天飞舞,如同发了催泪弹,外人躲避不及,桃江人却以此为乐。辣椒收获季节,桃江农家的窗台上、门楣上、屋檐下,都是一串串浏阳爆竹似的红辣椒,热辣辣、喜洋洋、美滋滋。家庭主妇们忙着做剁辣椒、泡辣椒、白辣椒、酱辣椒、辣椒油、辣椒粉、干辣椒。忙时难得炒菜,一勺子辣椒酱,就是最好的下饭菜。一边辣得嘴直嗦,一边辣得汗直拱,一边吃得乐呵呵。辣椒吃多了,桃江人的辣椒性格也就养成了,所以就“蛮”,就“倔”,就“犟”,就“ 辣”。  

精神世界

桃江人受楚文化的熏陶,受屈原文化的影响,有强烈、炽热、执著的爱国主义精神,有浓烈的乡土之恋,故国之思,讲究民族气节,十分关心国家前途、民族命运。在抵御外侮,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,不怕牺牲,前仆后继,总是在思索救国图存的大事。武潭人夏思痛为唤醒国人不惜在汉口投江沉沙,被孙中山誉为革命模范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,一批桃江人为革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和巨大的牺牲,实践了“若道中华国果亡,除非湖南人尽死”的豪言壮语。

桃江人做事讲究经世致用,总是兢兢业业,脚踏实地,追求理想人格在现实中的实现。因为长期在蛮荒之地拓展生存空间,受潮湿的气候、闭塞的环境、蒙昧的风俗局限,桃江人从一开始就必须胼手胝足,筚路蓝缕,克服天时、地利之不足,狠在人和上下功夫,抱成一团,特重家乡观念,视乡亲为兄弟姐妹。尽管具有湖南人“蛮子”、“骡子”、“拐子”的基因,桃江人却外刚如刀,内柔于水,愿为朋友克己利人,重义轻利,希望朋友建功、立业、扬名。

尚武气质

桃江城乡普遍有习武之风。在 耏⒆耐 耏鱼乍埠回族乡,回民兄弟尚武、习武之风至今更烈。南拳和北腿均有爱好者。农闲时节,乡中青年俊彦,集资延请当地武术教练,就地取材,拜师学武,也有的父传子教,他们闻鸡起舞,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,站桩蹲马、摸爬滚打,苦练武功。“把式”、“里手”总是受人敬佩,若少年“把式”,则更为人所敬。

尚武气质也使桃江人养成了天生的军人素质,忠实、正直、刚烈的性格,正是军人的基本品格。曾国藩招募湘军,少不了桃江人。清代桃花江人丁义方、吴家榜,屡建奇功,官至一品提督。从军征战,危险莫测,外地人避之不及,桃江人却趋之若鹜,争先恐后,当兵参军成了桃江人向往和羡慕的职业。新中国成立后,桃江人当兵卫国豪情不减,仅1951年,就有2000人入伍,至2000年,县境入伍新兵3万多人,至今,每年征兵时节,青年人争相入伍者踊跃万分,其情其景,非常感人。

更有奇者,桃江人的体质又特别的好,条件苛刻的空军飞行员,不少桃江青年都能合格,1988-2000年,桃江有118名应届高中毕业生成为空军飞行学员,桃江因此而誉为“飞行员摇篮”。桃江一中和桃江四中被空军总部定为“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”,多次获广州军区空军和湖南省招生办“输飞”特等奖和一等奖。至于民兵,更有光荣历史。大革命时期,农民自卫队遍及乡里。新中国成立后,县境青年踊跃应征入伍,民兵积极参加整组训练,尚武之风遍城乡。“无湘不成军”在桃江人身上得到完美体现,更表明桃江人有强烈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忧患意识,重在以身许国,不擅空谈。

第二节   桃花女

桃江人称呼女性,特别是未婚女性,都冠以“妹姐”,大点的叫“大妹姐”,小一点的叫“ 耐⒆耐 耏身小妹姐”、“满妹姐”,少女型又叫“妹崽姐”、“女丝子”、“妹泡子”。甚至自家的儿媳也以“媳妇妹姐”相称,已婚女子则喊“堂客”,“屋里”。

20世纪30年代,湘潭人黎锦晖写了一首《桃花江是美人窝》的歌曲,开唱就是“桃花江是美人窝,桃花千万朵,比不上美人多……”歌词清新明快,曲调活泼开朗,民族唱腔琅琅上口,一时间风靡东南亚。至今70年过去了,“美人窝”仍久唱不衰,如今“桃花女”与“美人窝”已互为代名词。《桃花江是美人窝》拨动了多少男人的心扉,桃江成为美女如云,男人心驰神往的地方。

桃江女子爱美,人也长得美,桃江妹子的漂亮主要是水色子(肤色)特别好,皮肤白皙嫩滑,泛着红晕,富于变化,把多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。这得益于桃江山水的灵气,90年代,中国地质专家对桃江的水土检测发现,桃江的水和土所含有的矿物质都超过了普通水土,对补充人体微量元素非常有益。桃花江畔有含氡的矿泉,氡泉能使女性表皮所长的褐斑消退,使皮肤变得白晳细腻,色若桃花。有俗话说:“喝了桃江水,人人长得美。”又得益于自古较少受中原正统文化影响。她们既要上山打柴,又要下河挑水,既要上厅堂,又要下厨房,因而有更多锻炼自己能力,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。她们展现的漂亮与美丽,是一种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来雕饰”的自然之美,一种健康活泼、大方灵气、聪明开放、充满青年气息的山野之美。

历代名人多钟情桃花女。屈原流放沅湘之间,在桃江花园洞定居多年,就与桃江美女女媭共同生活在一起,并写有思念女媭《思美人》之作。清两江总督陶澍的小夫人贺氏是桃江人,陶在给贺的情书中,称赞贺氏美过桃花:“桃花含笑沐甘霖,众说江花美绝伦,今日妾从堤上过,为何人不看桃林?”清代重臣胡林翼、现代文化名人周扬所娶老婆,都是出众的桃江美女。

旧时民谣说:浏阳夏布湘潭伞,益阳妹子过得拣。桃江解放前一直属益阳,这里的益阳妹子,主要是指桃花女,她们同浏阳夏布湘潭伞一样,质量过得硬,信得过,经得起评议。

桃江的男子大都性格刚烈,有点霸蛮,女子其实也差不多,只是说法文雅而已。“风风火火、麻麻利利、泼泼辣辣、脱脱洒洒”,桃花女既泼辣倔强,刚烈任性,吃得苦中苦,又娇嫩柔弱温顺,忠于爱情。“湘女多情”,有“桃花女多情”的内涵。

桃花女有辣妹子名声。“辣妹子从小辣不怕,辣妹子长大不怕辣”。除了一日三餐吃辣椒,她们吃零食都热衷于辣味,比如麻辣牛肉干、麻辣干鱼、麻辣香干,还有生姜、黄姜、红姜、甜姜、咸姜、烤姜,有的一块块吃,有的撕成小块吃,反正辣得嘴里嘶嘶直抽气才过瘾。就连放在坛坛罐罐里的菜,也是十九不离辣。如果你有幸漫步桃江各个集镇,看到那些“堂客们”经营的“麻辣烫”摊子,就会发现,下面烧着煤火,上面炖着一锅或者一铁桶滚烫烫的“红汤”,里面放有盐、胡椒、八角、桂皮,更多的浮起一层红通通的辣椒,外地人别说吃,就是闻其味,也就喷嚏连连,热汗直流了,而围坐在摊子四周的往往是清一色的桃花妹子,她们偏起脑壳,旁若无人,一口一块,嘻嘻哈哈,吃得津津有味,连满脸的汗珠子也舍不得揩一下。这种对火辣口味的偏爱,显露出桃花女火辣辣的性格。一般认为,侠骨柔情、温柔、乐观、大方、性格火爆、感性化是桃花女的特征。

桃花女子有男人气,骨子里有一种反叛。外地人除了知道“桃花江出美女”以外,很少知道桃花女“厉害”,其实桃江妹子绝不恭良俭让,引导她们去听一个人的话是件很难的事情。

爱上桃江女子,是一种福气。桃江妹子在情感上总是出其不意的让你感动,特别怕老公吃亏,干什么事情,宁愿自己吃苦,也要让老公歇着,他们会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无比崇拜的样子,让她的男人感激不已。桃江妹子不会嫌弃自己的老公在社会上没有混好,她们总是鼓励男人好好干,沉住气,等待时机,不要灰心。有桃江女子做同甘共苦终生伴侣,是男人的享受。

桃花女特别温柔多情,她们一旦爱上一个人,便会一往无前,义无反顾地倾心相爱,死心踏地跟随。她们表达爱情的方式往往婉转而别致,或许与桃江山水有关,桃江青山绿水间,每条溪水都要七弯八拐,逶迤蜿蜒,说不尽的缠绵悱恻。桃花女爱情专一,温柔娇媚,细致体贴,令男人心少遐想,即令社会离婚率日高,桃江离婚率仍然要比外地低。这些都源自桃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积淀。桃江有女娲文化、炎黄文化、屈原文化、梅山文化、南楚文化、竹乡文化、美人文化等交织在一起,特别是屈原精神对构建桃花女爱国爱家,忠贞不二,敢作敢为的性格和心灵有重大影响。

改革开放以后,桃江先后办起了多家女子旅游学校。从这里走出去的桃花女,很是抢手。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到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的宾馆酒店,到处有桃花女在大显身手,至于十万打工妹,南来北往,更让世人领略和羡慕桃花女不凡的风采。“到张家界看山,到洞庭湖看水,到桃花江看美人”,已成为世人旅游时尚。

第三节   生产习俗

耕种收获

县境传统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。清明浸种,谷雨下泥,处暑前收获。1954年始试种双季稻。后扩种三季即稻—稻—油、稻—稻—肥(绿肥)、稻—稻—麦。演成农事新俗。山土以红薯为主,辅以玉米、春荞、油菜、黄豆等粮油作物。

农家极重育秧,播种成厢,每厢插枫枝,取丰收之意。立夏前后是插秧关键时刻,有“春争日、夏争时,小满插田时争时”的俗语。插完早稻迎“五一”,农家对插秧极为重视,开秧田门谓之“栽米树”。种田户要请插田能手,招待极丰,一日四餐三酒,中餐有腊肉,切成方块,每块二市两,谓之“ 耏⒆耐 耏鱼乍包”,切正块后的边角肉另炒一碗上席。“ 耏⒆耐 耏鱼乍包”可以不吃,晚餐后用筷子串起带回家。开秧田门(为防牲畜侵害秧田有围圈)时要放铳燃爆,以示隆重。先扯后插,说吉利话。水稻成熟收割谓之“收八月”,由4人组成一张桶,一桶12挑毛谷为一工。1957年后改用打稻机,大暑节前后“双抢”(抢收、抢插),插完晚稻迎“八一”。旧谚“田要冬耕”,故在隔年将稻田翻耕,有活水者打上“冬水”,无活水者只耖板田,早耕最好,有“七金八银九铜十铁”的说法。1979年,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,耕种收获有季节性雇请工。1998年后,农村田间机械化较普及,一般耕播收割由机械拥有户承包,价格面议。

旱土耕作有作园土和开新荒,山区开荒有挖锣鼓土习俗,将锣鼓置于荒土顶部,听鼓开挖,鸣锣收工。鼓声紧擂,吆喝喧天,挖兴正浓,犹似古战场两军对垒一般。

植树造林

县境山多,素重育林,有“靠山吃山”之说。育林分封山育林和人工育林。人工育林,是将荒山草木和参差不齐的灌木砍掉,烧山垦土,种两三年作物后,再根据土质栽种杉、松树苗,并间作杂粮,以利树苗生长。封山育林,多采分片蓄林法,如杉树林、松木林、油茶林、桐树林、竹林和炭柴林等。山林承包户多蓄自然林。山区农户封山育林规矩很严。有严禁乱砍滥伐的禁碑,“春不砍竹,夏不伐木”,成批砍伐竹木,多在秋、冬两季。砍伐分洗山和扫土两种,洗山,多为砍密留稀、砍老蓄嫩。砍烧柴亦只砍树枝和脚柴。扫土砍是砍蔸杉林和炭材林。成片林木砍伐后,再用枝叶烧山,只留杉蔸发荪,而后慢慢恢复杉林。砍伐、肩运、放排,有专业劳力,谓“搬脚”、“水脚”,都是五大三粗的大力士。砍嫩竹造纸、伐杂木烧炭是山区农民的生产门路。炭户向山主包山,“上至青天一把伞,下至黄土一只眼”,统包“剃光头”。

县境历来重视植树,“前人植树,后人乘凉”。“栽树莫让春晓得”,故植树多在冬末至“雨水”节前。“家栽一园棕,子孙永不穷”,山丘区种植棕树较多。一般农户还在屋场植樟、柳和桃、梨、梅等树。进入80年代庭院经济兴起,各种经济林木、果木,广植房前屋后,农家绿了富了。每年植树节前后,城乡居民都自觉参加植树活动。

捕猎采集

捕猎之俗历史极久,盛行山区。冬季猎人组织起来狩猎。分猎物有规矩,击中野兽的铳手特殊优待,有皮者铳手得皮,无毛皮者铳手得兽肉十分之一,其余兽肉平分,唆狗启山者另得内脏。历史上县境多虎,1950年冬,龙拱滩乡石牌村打死、活捉四只老虎。狩猎方法还有装绳、装铁夹、设陷阱、放笼子、放炸药等。60年代-80年代森林减少,野兽减少,狩猎亦少。90年代始,山林日茂,野兔、野鸡、野猪等增多,狩猎者渐增。

油茶油桐收摘在寒露前后开山,“八月寒露后三日,九月寒露前三日”,油茶、棕片、山果、葛蔸、山菌等收摘多集中在这时期,人称“小秋收”。县境山区多野果,有120余种,一年四季有采。竹笋是席上山珍,分春冬两笋。采药多为药农所为,采药不受山界限制。

矿石采掘

县境历来有挖煤、烧石灰、淘金等习俗,挖煤常在秋冬,以烟煤为主,采后将煤运到溪河边,再用杂木板制成大毛板船,待来年发溪水后再装船,运至资江下游各商埠后,连毛板船一同卖掉。有“冬挖矿,春装船,夏秋要在家种田”之俗。

采茶制茶

县人种茶历史悠久。清代,亦为湖南省茶叶重要产地。县民种茶普遍。农户多在山坡园地栽茶树,分春、夏、秋三季采摘,称为头茶、二茶、三茶,经拣选搓揉,以铁锅炒焙,再用枫球薰制,此种“家园茶”味香色浓,“谷雨茶”更是佳品。采茶、制茶多由家妇主持操作。新中国成立后,集体茶园发展,采制工艺改进。1972年,全国茶叶生产现场会在桃江召开,推广县境“荒山变茶园”经验。县境茶园发展到十万余亩,90年代中期起,茶业渐兴,茶园扩展,工艺改进,“桃江春毫”、“雪峰毛尖”等一批精制名茶在省、部级获奖。

水产捕养

县境有鱼类一百多种。县人多用池塘水库养鱼,品种主要为草、鲤、鳙、鲢,“草鱼吃草,鲢鱼吃屎”,“一草养三鲢”。

捕捞以鱼为主,兼捕虾、鳖。江湖溪流沿岸,历来有人撒网、下钓、放钓、装籇、吊罾,亦有喂养鸬鹚捕鱼者。渔民习惯将一年分成“春汛”、“高水”、“落樵”、“冬捕”4个季节。其中“春汛”(3-5),“落樵”(9-11),“冬捕(12月至翌年2)”为旺季。新中国成立后,牛潭河、沾溪、许家洲等地有专业渔业村,年捕捞量300吨左右。专业渔民捕鱼有众多规矩禁忌。每年正月初四日为开业捕捞日,用三牲酒礼祭祀河神,祈求一年捕捞丰登顺利。腊月二十八日,所有渔船皆歇业过年。渔民捕鱼,习惯观测水位、识水花,有“有风不下网”、“涨水的鱼,退水的虾,不涨不退卡子钩”、“月亮有毛可张籇”、“寒露霜降水推砂,鱼奔深潭客奔家”等说。渔民最忌女人踩船头。

畜禽饲养

牛是农家宝,耕田少不了。县境农家几乎都养牛耕田,山区多黄牛,平川多水牛,牛由专人看护,白天放牧,晚上喂夜草。夏薰烟驱蚊,冬则防寒保暖。春耕、双抢时节,添稻谷、米糠、甜酒、鸡蛋等饲料。尤忌冬天打雷,俗有“雷打冬,十个牛栏九个空”之谚。养牛要栏干草饱,春耕大忙或母牛产仔时,多喂精细饲料。相传谷雨是牛的生日,“谷雨”必让牛歇息,叫做“牛歇谷雨马歇社”。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,耕牛饲养量减少,饲养菜牛、奶牛者增多。

“穷要养猪,富要读书”,“养好一栏猪,穿衣吃饭都有余”。县境农户历来都养猪,少则一头,多则三五头,以米糠、青菜残叶、红薯藤为饲料,煮熟后,拌以米汤,潲水喂养。建猪圈必择吉日,不请王姓木匠(民谚王木匠起猪牢──撬口不开)。宰杀生猪时,有的还秉烛敬神,杀年猪时还放鞭炮、敬神,用印子钱染上鲜猪血,贴在猪栏柱上,以示招“血财”。

鸡鸭亦为农家常养之家禽,尤以鸡多。一般每户一二十只。养母鸡以换取油盐钱,尤以有孕妇之家更重养鸡,以备“坐月”吃用,孵小鸡甚为讲究,孵窠不能置于“煞方”上,定位后不能移动,放蛋必择吉日,晴天、凌晨上窠,忌见“天日”。孵鸡以立春时为佳,俗称“春鸡”,还有“夏鸡”、“禾花鸡”等等,鸡进笼就叫,是好兆头,“上笼鸡,买马骑”。若在一二更叫,就要警惕“一更火烛二更盗”。另有“鸡打架,有客来”,“鸡落脚,有雨落”,“鸡进笼,近黄昏”等谚。

养鸭户较养鸡户少,近水者多养水鸭,近山者多养旱鸭。此外,历来还有喂狗看家,养猫防鼠的习俗。

民间运输

县境水上运输较为发达,资水沿岸船民较多,多以船为家。船民信奉“魏公菩萨”、“洞庭王爷”,遇大风巨浪必敬神祈祷。作业有许多禁忌,行船选择吉日,有“七、九不行船”之说;女人不得踩踏船头,洗抹船只要分内外抹;开餐用饭要对准风向,调羹不得翻边;讲话忌说“沉、翻、开、拆、散、死、鬼”等字眼及其谐音词。货主装船运物启航,必备酒肉,请船工吃喝,叫“打开船神福”,以示吉祥如意、一路顺风。

县境人力肩挑、土车和轿子等人力运输行业,叫“挑脚”、“箩脚”、“挑夫”、“车夫”、“轿夫”。雇请挑夫搬运货物或行李,俗称“发脚”。石桥大都立有禁碑,“严禁推车过桥”,来往土车须扛抬方能通过。轿子种类甚多,用途各异,摺轿、篷轿、椅轿供代步用,红轿专供新娘结婚乘坐。

工匠市商

县境工匠甚多,民国《益阳县志稿》列出有86种,有各自的特点与习俗,受重艺轻农思想影响,有“有崽不学艺,担断箢箕系”之谚。工匠从师学艺,期以3年。从拜师之日起,师徒关系有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”之礼节。工匠生产分上门与包工两种,上门工早出晚归,主家待匠工生活从优。匠人富有传统职德,吃饭抽烟,均有规矩,生产任务,亦有定数。匠人能济人之难,如有突然死亡者,则木工赶做棺材,缝工赶制寿衣,通宵达旦,从不推脱。匠工说话须谨慎,言必吉利。为人做喜庆事,必用赞语,赞毕,主家赏“包封”,皆大欢喜。

县境历代经商者有坐商、行商、小商小贩等。外地客商来县经商,多沿江设立庄号,分籍贯、行业组成帮会,自立帮规,建立议事驻点。如江西帮建有万寿宫,福建帮建有天后宫,邵阳、新化、城步、新宁、武冈四县一州客商结伙建立五福宫。县内商户则多以店东为主体,由大伙店商集结组织行会,以维护本行业经商利益。新开店铺,注重招牌,店名多用字号名姓或吉祥词语,书写字体多出自名家。招牌做工讲究,多用上等木质材料做成,漆成黑色,字体贴金。挂牌时披绸挂彩,鞭炮齐鸣,“挂起招牌,就有客来”,“招牌挂起,一本万利”。店内还张贴“童叟无欺”、“货真价实”等匾幅。为预示顾客用现金售货,店门贴上“本小利微,恕不赊欠”。店主资金充足,外地赊销,不计利息。端阳、中秋、春节3期索账还款,叫“收比期”。店铺经济亏损,行将倒闭,则召请债主按尚存资产折价分成偿还,进行“摊账”。小商小贩资金微薄,摆摊设点者称“摆摊子”;挑货笼,摇小鼓,出卖日用小杂百货,串街游乡者称“货郎担”;肩挑各色布疋,游乡串门呼卖者叫“布客仔”。每年秋收后,农村挑箩敲卖药糖、白页糖、打白糖的小商小贩甚多。

县境西南山丘区地带,赶集习俗经久不衰,罗家坪、 耏⒆耐 耏鱼乍埠、栗山河、三堂街等乡镇,每月定期赶集3次-6次,有分别为5天、7天、10天为一集,或逢一、逢五,或逢三、逢六,各临近集市赶集时间相互错开,届时周围农民和小商小贩,皆携带农副产品蜂拥而至,沿街或墟场顿成闹市。

第四节   生活习俗

饮  食

膳 食    县民以大米为主食,一日三餐,伴以杂粮、瓜菜,有“菜多贴饭半”之说。正月甜酒、汤圆,立夏米团,“三月三”地菜蛋,端午粽子,中秋节糍粑,极为普遍。民间多嗜辣椒,有炒、浆、浸、碎多种。青菜制成干菜俗名腌菜。武潭、马迹塘一带之腌菜先沤后晒,再蒸,最后晒干,味极佳,蒸肉吃尤妙。关山口、天井山等山区,农民多于春夏入山采菌,开水浸泡后晒干,味美而鲜。大部分家庭制作腊八豆豉、腐乳食用。民间饮食,由于人们的心理、生理的个人差异,有不食牛肉、狗肉、龟鳖、香菜者。有的农忙插秧时忌食鸡肉(),寿诞忌食豆腐(因丧事豆腐为主菜)。

筵 席    俗称酒席。民间每逢红白喜事,一般都要大办酒席,丰盛与否视主家经济状况而异,常用的酒席有普通席、银鱼席、墨鱼席、海参席、燕窝席等。普通酒席虽不昂贵,但很讲究,有四底、四荤、四汤、两素。四底叫底子菜,亦叫碗底子,能做底子菜的有笋尖、扁粉或粉丝、红枣、雪薯、百合等,底子菜堆得越多越体面,底子菜上面复盖豆干丝、蛋皮丝等,如果顶上覆盖的是银鱼、海参、燕窝,就分别称银鱼席、海参席、燕窝席。四荤即猪肉、牛肉、鸡、鱼、皮蛋或盐蛋等,四汤即油炸粉皮肉丁汤、鸡丝云耳汤、心肺汤、墨鱼汤等。两素即辣椒豆豉、时令鲜菜。

民间注重摆席,不管主家房屋朝向如何,均以堂屋、神龛为准,神龛左上方为东阁,是最尊贵的席位,方桌的桌面木缝与神龛成垂直线,摆一席要放在堂屋中央,两席东西平放,三席成品字形,四席成田字形……如堂屋不够用,就在地坪搭棚子开席,席要摆得对称。

摆席后就是入席、安席。入席由外都管对主家客人按亲疏大小男宾、女宾,尊长地位依次坐好。办结婚酒时,待客人入席后,新郎新娘作揖或鞠躬安席,外都管代表主家讲话。白喜事则由孝子从上而下每桌磕头安席。

筵席完毕,散席要等客人全部离席后才能收拾碗盏。客人临去时要向主家告辞,主家和都管要送客,双方互讲客气话。

饮 茶     桃江“五道茶”全国闻名,是桃江特有的民俗风情。热情好客的桃江人,大凡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,往往用清茶、蛋茶、擂茶、面茶、姜盐芝麻茶等五道茶来相迎。此俗在资江沿岸的马迹塘、武潭、三堂街尤为突出。

第一道是清茶。主人取当地精制的绿色嫩茶叶和优质的山泉水,煮沸后冲泡在比较讲究的青花瓷或小瓷碗里,热气腾腾,芳香四溢。这道茶既是为客人洗尘,又表示主人热情待客。

第二道是蛋茶。用荔枝、桂圆煮鲜鸡蛋,加少量白糖而成。前三样食品都是圆圆的,主人的寓意是祝愿客人“圆圆满满”;鸡蛋一般是两个,荔枝桂圆一般是6或8颗,其寓意是“成双成对,好事成双”;加白糖寓意客人生活过得甜甜蜜蜜。有些地方以甜酒茶代之。

第三道是擂茶。取芝麻、茶叶、花生米、绿豆等拌在一起放入擂钵,用特制的木棒在钵中擂碎,然后用冷开水冲搅,稍加白糖,便成了白乳汁状的擂茶,香甜可口,醒脑提神。主人意在为客人解除路途疲劳。

第四道茶是面蛋茶。一个小碗里放一个煎熟的鸡蛋,俗称“荷包蛋”,上面放少许煮熟的面条或自制的米粉,用一根很小的铜制挑匙挑着吃。

第五道茶是姜盐芝麻茶。是在清茶中加上盐渍干姜丝和芝麻,个别的还加黄豆。喝了可解面茶的油腻,使肠胃舒适,并预祝客人归途平安。

喝清茶时,主人端上“碟子料”待客,摆上7个、9个或12个小碟,碟子盛薯片、巧果、南瓜籽、苦瓜皮等农家土产。

擂茶是县民传统习惯。资江沿线的马迹塘、武潭、三堂街极为盛行。清同治《益阳县志》载,上乡多喝擂茶,将茶叶、芝麻及姜“杵融而调食之,款客亦以为敬”。今之擂茶,多加白糖、花生米。擂茶有解渴降温,明目清心,解毒治病之妙,故县民常饮不衰。

吸 烟     吸烟很普遍,农民自种自制旱烟,烟具除铜制水烟壶、竹杆及木杆烟袋外,有一种颇具特色的“竹脑壳”烟杆,挖取连蔸小竹,取下部一尺多长部分,烧红铁丝通节,剜一烟眼即成。或有用铜片包裹者,美观而耐用。无烟袋者,烟民卷吸“喇叭筒”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吸商品香烟者渐多。城镇居民,有嗜嚼槟榔者,90年代后,城乡日盛。

服  饰

清代,绅商富户多穿左襟长袍,对襟马褂,戴瓜皮小圆帽,冬则围半圈齐肩披风。女子穿镶边偏襟袄、宽腿裤、百褶裙,长没足。穷人男穿左襟短衫,大裆裤,女人短衣布裙。鞋袜:男子着圆口布鞋,用白粗布制袜,按季节分单双层及棉袜。女子缠足,裹布包扎,内套布鞋布袜,外穿尖圆绣花布鞋,有的用木板作底,平稳。装饰也极讲究:阔气者手戴翡翠戒指、玉圈,胸挂银制牙签、挖耳勺之类。女子鬓花、盘髻、发簪配以金银珠翠首饰,挂耳环,手有戒指、手镯。姑娘放长辫条,齐臀,贫贱者装饰品极少。

民国初期,男剪辫,女放足,衣着服饰变化较大。有地位的男子多穿左襟长衫或中山服、西服,留平头或分发头,戴礼帽。后又增加大翻领对襟式大衣。劳动时男子穿对襟短装,因县境属山丘区,为便于上山,多系腰围裙,长及膝,小腿缠“裹腿”。头系白罗布环绕成圈状,不包头顶及后脑勺,腰间系纱带,白须外露,以示美观。名门女子着绸缎长袍或旗袍,浓妆艳抹,戒指首饰皆属金制,丝袜绣鞋,工艺极精。女教师及女学生短发、短衫、短裙长袜,春秋季多着单旗袍,不再挂耳环首饰。鞋袜:男子穿圆口多层白底布鞋,少数官绅着皮鞋。女子多穿绣花鞋,极讲究。男女均取消了布袜,穿机制纱袜。

20世纪50年代,男多着中山装,妇女列宁装,尚朴素,以青、白、蓝、灰色最多。1954年也曾兴穿花布,不久消失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时,草绿色服装盛行,色调单一。80年代随着思想解放,经济发展,服装变化尤为明显。公职人员着中山装、西装;青年则花样百出,一段时间喇叭裤盛行,进而穿牛仔裤。裤衣有港式、广式为时髦,花布、格子布、红布不断翻新,留长发,蓄须。女青年穿裙子、牛仔裤、西式小短裤,衬衣有蝙蝠衫、无领衫等等。鞋袜:男青年多穿尖皮鞋,女青年多穿高跟鞋。挂耳环、带戒指、手镯、项链。老年人服饰变化亦不小,童装变化迅速,服装式样甚多。90年代,城乡青年男女服饰日新月异。大街上,很难见到着同样服饰之人,其情不胜详记。

居  住

县境乡村居民多聚族而居,房屋联成一片,称之为“湾”或“村”。民国《益阳县志稿·风俗》载:“中资以上尽为瓦屋,贫者为茅屋。各乡多百年富户,故渠渠夏屋,普通为六缝五间二进,四缝三间一进,中楹为堂屋,上设神龛,贴福神。”

建新宅为家庭喜事,凡建新屋必先择地基,请“地生”(风水先生)相宅基,卜吉避灾。建房动土,择黄道吉日开工,当日办餐,做“起首饭”。竖屋上梁必择吉辰,彩梁中画太极图,两端画龙、凤,书写年月日和主人姓名。木师上梁遵礼如仪,有“起屋扛丧,不等天光”之谚。上梁要“挂红”,燃放鞭炮,匠人站于墙上一边口念吉利赞语,一边从屋脊下抛主家早备的发饼、糖果或发粑粑等食品,邻居在下欢笑抢食。是日,主家赠建筑工匠红包,并设丰盛酒宴招待工匠和贺喜宾客。新屋落成竣工,主家搬新居,亲友邻居祝贺“乔迁之喜”。起屋搬家,亲邻必来帮工。90年代后,建屋讲究方位,选择“坐北朝南”,动工、上梁、搬家等大都沿袭旧俗,其庆贺规模较原更甚,更铺张讲究。

行  走

出行。有不少旧俗、禁忌。农历正月初次外出,必先在堂屋墙壁张贴“出门大吉”的红纸偈子。出远门要选“黄道吉日”,“七不出,八不归”(谐音,怕出后无人归;八发,外地有财不必急返)。有的还选择方位,多以去东南方为好,发财吉利。

行路注意礼节。结伴外出,先宾后主,先老后少。窄路相遇,老人、小孩、妇女、挑担者先行。乘车坐船,主动向老弱病残和孕妇让坐。行于街道、公路,人靠右侧,行人让车辆,自行车让机动车,大车让小车,货车让客车。

修桥补路是民间的传统美德,有“修桥补路添阳寿”的习俗。民间的村道、义桥、义渡均由县民集资修建,认为多施善与人,便是积德。

第五节   婚丧喜庆习俗

嫁  娶

定亲    县境男女结婚年龄一般男大于女,有“宁肯男子大一甲,不愿女子大一春”之说。民间男女婚姻大都由父母托媒说合而成,称“明媒正娶。”两家媒人根据男女年龄、相貌和门当户对等条件,分头说合。如双方父母亲同意,女方即将闺女出生的年月日时,用红纸写明,包好后又在红纸封面上写上“天作之合”,称“红庚”。择日由媒人送往男方,称“送八字”。男方收到红庚后,要藏在厅堂神龛罄坛内,或压在香炉下燃香秉烛,敲罄三下,作揖打躬。凡在3日内家中不损一物,无打架相骂,则预兆吉利。定亲有订婚的习俗。订婚时,相亲双方须交换礼物,如一方拒绝受礼说明婚事难成。

出 嫁    女子出嫁应打发嫁妆,多寡视经济条件而异。贫困人家仅打发脚盆、提桶、马桶等,因新妇不宜用婆家的器具洗脚洗澡,尤以马桶不能少,马桶俗称“子孙桶”,民间认为带马桶来夫家是多富贵与多子孙的象征。一般人家除此之外,还要打发被帐、床单、篾簟等什物。小康人家在此基础上要有几盖几垫,以及衣箱、桌子、柜子、凳子等,俗称“单家什”。再加床铺2柜或4柜等,俗称“双家什”。豪门富户,除打发双家什外,还有打发田产的,俗称“陪嫁田”。新娘出嫁,一定要哭,叫“哭嫁”,有“不哭不发,越哭越发”之说。哭嫁的主要内容有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、媒人乱断终身之恨等。对婚姻颇合心意的,就哭唱惜别之意、怀念之情。新娘的母亲及家族中的女眷、生活中的女伴要陪哭,闺女出嫁时,由男方备酒席一桌,与花轿同来女家,俗称“告祖席”。先将告祖席置于女方中堂神龛前的桌上,等闺女上轿前,以儒家唱礼祭祖。新娘上轿时,不能踏地,历来有“不带娘家土”的习俗。女子出嫁要“送亲”,娘家需择请两位熟悉婚嫁礼仪、善于辞令的妇女陪伴护送。伴娘既要给新娘指点各项礼仪,也要在亲友闹房时从中斡旋,使新娘少受谐谑之苦。婚后,新妇皆有“回门”之俗,于婚后第三天进行。届时,新婚夫妇一同前往女方娘家。抵达后,新婚伉俪要先谒祖,次拜尊长,尊长对新郎要有所馈赠。女方家的幼辈见新郎,新郎也要赠小礼一份。见面毕,新娘新郎至女方父母寝室入座,亲眷同入,欢语喧杂,颇为热闹。返回男方家时,夫妻出门,女前男后。第四天,男家恭迎岳丈赴宴,俗称“亲家过门”。昔时,还有夫妇新婚后,一月不能离家歇宿之俗,以忌“空房”。

婚  礼    结婚之日,男方须派彩舆鼓吹迎亲,谓之接亲。抬亲和运送女方嫁妆之人,谓之礼夫。其中抬亲轿、担鹅笼之礼夫,必选有原配之青壮年,鳏夫和续娶之人只能担荷什物。接亲时,应备鹅笼一担,喜轿、伴轿各一乘。新娘头戴红纱,轿停女家门外须先迎女高宾,后迎新娘。新娘出轿时,不少地方以张伞遮神龛。新娘进入堂屋,立即举行拜堂礼。其时,新郎要肩披红绸,由傧相引入堂内。然后新郎新娘并立,先拜花烛(天地),次拜高堂,再夫妻对拜。拜毕后入洞房坐于床,喝交杯茶,谓之合卺。继之是出拜,也称“告宜”。礼成后,则分别拜见尊长亲属,谓之“分大小”。先拜双方父母,后拜亲戚。受拜者,均应馈送“接拜钱”,即“见面礼”。新婚举宴时,新郎新娘应盛服于席前,称“安席”。入晚,要闹洞房。民间认为新婚“不闹不发,越闹越发”,以此增添新婚喜庆气氛,意为新郎新娘除邪避凶,婚后吉祥如意、兴旺发达。对闹房诸人,主家皆热情接待,多以茶点待客,俗称吃“新人茶”。闹房中,习唱赞词,或称“赞茶”,多由新郎新娘抬着茶盘逐人敬奉。闹房时,有“三日不分大小”之说,婚期一连3天。头一天为接堂宴,第二天为正宴,第三天为出堂宴,俗称“三天酒”。第一天晚餐主要是宴请新郎父母的舅姑、血缘亲属和媒人,也称“待媒酒”。正宴为大开“东阁”,主要是宴请新娘家送亲前来的亲属,以及新郎家的亲属和前来送“陌客礼”的客人。出堂宴主要是款待留宿的上亲,及关系密切的舅姑等,多为早餐,席终即散。

丧   葬

奔 丧    民间历来凡老人病危,子女亲属要日夜守护,聆听临终嘱咐,病者断气时在场者,俗称“送终”。凡外出未归者,必告之速归,俗称“奔丧”。

停 尸    病者气绝后,要烧“起身盘缠”,边烧边念“观音经”。大人小孩皆不许啼哭。举家要跪地念一阵“阿弥陀佛”,方可举哀焚楮、衣衾棺木。装殓时,官宦富豪死者要着官服,常人死者着道服或常服。鞋称寿靴(鞋底用墨点七星)。衣着件数忌双数,恐蹈重丧。衣不着毛羽,恐死后变为禽兽。棺内被褥称寿被。衣上不用纽扣,以绳系之。从床上将死者抬到地上,称“下榻”。“下榻”后,应在死者脚头点长明灯,称“引魂灯”。以防猫、狗、老鼠接近“踏生”,因此,日夜要有人“守灵”。守灵期少则一日,多则三、五、七日。然后择吉日出殡。

丧 礼    空棺材抬进灵堂,要燃放爆竹。棺材上覆红毡,内放陈石灰和石膏粉,厚约数寸。起尸入棺时,请道士诵咒画水书符,称“上材”。也有请先生赞礼者,称“起尸入殡礼”,或叫“盖棺礼”。尸入棺后,用皮纸裹若干石灰包(包数是死者岁数)塞在尸棺空隙处,再盖上寿被,有的还用皮纸为鱼鳞状搭盖其上,称“鱼鳞甲”。盖棺后,以麻布生漆封棺材口。

举丧时孝子一般请道士超度,设灵堂着孝服,腰系草绳,脚穿草鞋,其他晚辈也头顶白布孝巾。邻居亲友持祭幛、挽联、纸烛、花圈、鞭炮前来吊唁。也有用猪羊祭席前来祭奠者。民有“养 女一口气,一床被窝,一堂祭”之说。此外,众乞丐闻讯,也多赶来吃“包肉”,即所谓“人死饭甑开,不请自己来”。每当有人前来吊唁,孝子要一一磕头回谢。

出 殡     俗称“出门”,也叫“发引”。凡出殡,必择吉日,时在寅卯,由道士启法事,取入柩时棺下所置净水于手上,另一手握马粮(茶叶、大米、草筒)念念有词,霎时大声叫道:“八大金刚齐出力……”殇夫抬棺起步,道士用脚将搁棺材的长凳打倒,并在棺后撒马粮念词,送至大门外,将手持净水泼掉,用力将碗砸碎,俗称“打煞”。与此同时燃纸钱、香烛,并杀雄鸡抛地(打点菩萨佣人),如鸡头向外,预兆吉利。殇夫抬灵柩至一二百米旷野之处停柩。殇夫和送葬人员入席共进早餐,待天光后再送柩入墓。

送殡礼节因贫富不同而有较大差异。贫者出殡,仪仗不多,仅由孝子捧灵位持引路幡走在灵柩前。富豪人家则大多借机夸耀,前用大锣开道,御牌执事,半副鸾甲或全副鸾甲,以及主轿、香亭、灵亭、影亭之类,灵柩由8人或16人抬。如有僧人、道士送葬,则步行于灵亭主轿之前,其余送葬者皆步行其中。抬柩器具有双龙头杠、大龙头杠、大如意杠、小如意杠、赤膊杠等。除赤膊杠无装饰外,其余皆于杠头雕刻杠头或如意象形,涂以金漆,十分精致。凡出殡队伍路经亲邻屋前时,亲友须设路祭,或放鞭炮、烧烟包(稻草)迎送。

丧事期间,多请花匠扎灵屋,灵屋内扎有简单炊具、床柜等什物。道场结束前,须将亲友送的楮钱、冥钱、灵屋,及亡者生前的衣物等,一并送到坟地,由道士祭祀焚烧。

土葬崇尚择地,讲究“风水”墓穴,先由地生画定山向,称“开井”。当灵柩送至墓地,即备置香烛、楮钱、鞭炮及三牲酒礼设祭举葬,地生奠祭之后,在棺盖中线上架八卦指南罗盘,校正葬向,以便“入穴”“落棺”。但民间忌讳“落棺()”,故称“下寺”。下葬后,再用石灰拌黄土筑于棺材周围,称“筑墙”。然后加三合土,筑成凸形瓦状,最后堆黄土,夯实即成。有富者筑坟,延至好几日者,来年清明再立墓碑。

喜   庆

祝 寿    县境成人做寿,流行“男不做三,女不做四”,“男做进,女做满”之俗。人逾50之后,每遇一个10数年岁要祝大寿。另有“好汉难过36”的说法,亲友为36岁生日者做寿消灾除祸。小孩则做三朝、十朝、满月、周岁等,更有做3岁、6岁、9岁、10岁、20岁者,亲友送贺礼,主家大宴宾客,流行到电视台点歌,请乐队、戏班等。

贺 生    孕妇分娩后,第一个进屋的外人,称“踏生”或“逢生”,主家应煮红蛋茶招待,以示吉利。婴儿降生后,其父应去婴儿外婆家报喜。生男孩送公鸡、果、肉等,生女孩则送母鸡、果、肉等。岳家见礼物即知生男生女,岳家则回赠婴儿衣服和产妇食物,称“打毛三朝”。产后第三天,要办“三朝酒”,并为小孩取名。俗言“三天不取号,长大是个好吃佬”。届时,亲戚朋友都携礼相贺,礼品多为大米、鸡、蛋、红糖、黄花、红枣、荔枝、桂圆、猪肉等。惟大米必备,大米俗称“祝米”,寓意婴儿一生不愁粮食。也有送钱礼的。婴儿外婆家除送吃的穿的外,另要备置摇窝,坐篮。“三朝礼”按习俗,不赠送“回敬礼”。因此有“赚钱的三朝,贴本的生日”之说。三朝那天,家人采艾叶等草药煎水,请有经验的婆婆为婴儿洗身。洗毕以姜片、艾团擦关节,用葱打三下,取聪明伶俐之意。婴儿澡后,用煮熟去壳鸡蛋在婴儿身上滚一遍,然后给稍大的小孩分食,叫“吃合食”,以示今后“团结”。产妇坐月期间,大都由外婆(或派他人)照顾至满月,俗称“打点月婆子”。等到第九天,要做“十朝酒”,一个月做“满月酒”,一百天做“百日酒”。婴儿满百日,要备上鱼、肉、鸡翅之类的菜肴,举行“百日开荤”。开荤用的食品,最好不花钱向邻居讨来,寓意日后婴儿可吃四方饭。同时开荤菜肴也赋有其他含义,吃鸡翅寓意跑路行走如飞,吃鱼寓意吃喝有余。女婴取口窄的鲫鱼,俗称“男子口宽吃四方,女子口宽吃田庄”。

到周岁时,要做“周岁酒”,习惯于“抓周”,即先在小孩面前摆上文房四宝、书籍、算盘、秤、食物及其他玩具,逗引小孩去抓,以先抓什么来预测孩子前程。如先抓算盘,预示孩子长大后会经商治家。

贺升学、贺新居   凡考上大学、乔迁新居,历来有庆贺请客宴请之风。90年代后,此风日盛。

第六节   信仰习俗

岁令时节

春 节    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,县境俗称新年,大年初一。先晚“除夕”守岁,至新旧年交替时分,家家户户焚香秉烛,燃放鞭炮,迎接“财神”。凌 晨,“出天行”,面对屋外张贴“出行大吉,对我生财”红色条幅,遥拜天地。然后全家聚会堂屋拜祖宗,晚辈向长辈“拜年”。并写好“元旦发笔,万事如意;一年四季,大吉大利”的字帖贴于堂屋墙壁。早餐必备青菜佐饭,以示全年“清吉平安”。早餐后,由长者带领家小去祖先墓地,鸣放鞭炮拜年。随后到亲戚家拜年,有“初一崽,初二郎(女婿),初三、初四拜地方”的习俗。亲戚友邻自初二、初三起,至十五止,互邀饮宴,叫“做春酒”。民间龙灯花鼓,年初陆续出动,称为“闹春”,直至正月十五为止。1978年后,各机关团体推行“团拜”,党政机关派员向烈军属和“五保户”拜年。农村拜年习俗未减,多数不再作揖打恭。亲戚朋友来拜年,有的还燃放鞭炮,以示欢迎。有电视后,党政机关和各部门亦通过电视或点歌点剧、或党政首长电视讲话,发表春节祝辞,向全县人民拜年。

元 宵    正月十五,亦称上元节、“元夕节”,简称“元宵”,俗称“灯节”。城乡张灯结彩,举行灯会,吃元宵汤圆。黄昏,到祖先坟地,点蜡送亮。到田土,点燃草把薰烟,以示驱虫。入夜,各户于阶前,点蜡照明,以示驱秽。党政机关部门亦举办各种大型灯会,文艺演出等庆贺新春。

立 春    县境俗谚“要得立春晴一日,农夫不用力耕田”,期望“立春”放晴。交春之际,用青树枝一束,缠红条,置神龛,以示春到。

春 社    立春后第五个戊日。亦有以农历二月初二为春社者,即土地神诞辰,各户敬斋饭,南瓜下种,叫“土地瓜”。

花 朝    农历二月十五,百花生日,有女子穿耳之俗,亦有赏花之俗。

踏 青     三月初三,亦有三月第一个巳日者,为春游水宴之节。古代到水边祭祀,祛除不祥曰修禊,民间采地菜(荠菜)煮蛋食之以祛病。

清 明     前一日为寒食节,吃冷食。清明日扫墓,举行春祭。

谷 雨    以雨天为吉,有“晴清明、暗谷雨”之谚。采新茶,制成擂茶品尝,名“吃谷雨茶”。

立 夏    民间有吃鸡蛋、汤圆习俗,有“立夏蛋,岩踩烂”之谚。

浴 佛    四月初八,释迦牟尼生日,佛寺作龙华会,香汤浴佛。民间用红纸条写“佛生四月八,毛娘今日嫁;今日嫁毛娘,一去不还乡”语,交叉贴于柱上,以示驱赶毛虫。

端 午    五月初五,民间有吃粽子、雄黄酒之俗,门楣悬挂葛藤、鲜艾避邪,采夏枯草煮蛋祛病。龙舟竞渡,纪念屈原。今称诗人节。资江沿岸集镇常举办龙舟节,每有数十条龙船竞赛,场面壮观。

伏 日    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曰初伏,有伏日行祭之风。家家用盆盛冷水,放日下曝晒,热后小孩洗澡,以净疱毒。

天贶节    农历六月初六为天贶节,传为宋真宗所定。民间有“六月六,晒红绿”的旧俗,即在是日曝晒衣物,防潮防虫。

七 夕    七月初七,牛郎织女二星鹊桥相会,旧时妇女设瓜果、备水盆,盆内置针线,线上穿铜钱7枚,牛女星升入中天时,少女用盆内之线穿针。对着织女星飞针走线,向织女“乞巧”。

中 元    农历七月十五,亦称鬼节。民间追荐祖先,以初七至十三,为已故亲人魂回之时,各家迎接。每日一茶二饭供香供亮,十三举行祭祀,晚上烧纸钱送祖魂回冥府。

中 秋    农历八月十五,有吃糍粑习俗,亲戚相互酬节。入夜,烧瓦堆塔,设月饼瓜果,赏月华,庆团圆。

重 阳    九月初九,亦叫重九,有重九登高之俗。今称老人节。

冬 至    亦名冬节,昼始初长。民间有“冬至会”祭祀神灵。

腊 日    冬至后第三个戊日,后以腊月初八为腊日,有吃“腊八粥”之俗,煮豆豉叫“腊八豆豉”。宰年猪、煮甜酒,准备过年。

小 年    腊月二十四,儿童过“小年”,必加餐。“灶神”上天言好事(除夕回宫),各家打扫扬尘,亲戚互相送礼“辞年”。

除 夕    年之最后一日。在外乡者回乡过年,有“鱼奔深潭客奔家”之谚,各家设宴“团年”,席必有鱼,忌小孩打烂碗具。围火直至亥尽子临,叫“守岁”,长辈给小孩“压岁钱”。

县境回民多遵汉俗,但有三个特别节令。

圣纪节    教历3月12日,穆罕默德诞辰,穆斯林举行纪念活动。

开斋节    教历10月1日,庆祝封斋月完成,穆斯林举行拜功。

古尔邦节    亦称宰牲节,教历12月10日,穆斯林举行拜功。

祭  祀

祭 祖    县境城乡居民有在堂屋中壁设有神龛,有的还置神柜。神龛正中张贴用红色纸书写的“天地君()亲师位”6个大字,左右书姓氏宗祖神联,下列栗木雕宗祖牌位及神像。每逢年节或先人生辰忌辰皆祭。春祭:清明节前后三日均可,过去以家族祠堂集众进行。秋祭:中元节前后进行,方式和春祭相同。冥诞:祖先冥诞,概行祭祀,有祠宇者,入祠公祭,无祠宇者择大户集众公祭。家祭多颂扬之词。忌辰: 祖先死亡之日致祭,近年此习渐淡。堂奠:老人去世,家人设以家宴隆重祭奠,举家行礼。儒士诵“蓼莪”,“南陔”等诗章,或有唱阳关三叠曲者。

祭 神     县境居民历有崇敬多神习俗,对玉皇大帝、观音菩萨、赵公元帅、雷公电母、诸天神灵等甚为恭敬,有的居民还祭祀古圣先贤。祭祀神灵的坛、祠、庙、宫、阁甚多:

社稷坛。祀社稷之神,每岁春秋仲月上戊日致祭,示重农事。

芒神祠。为禁窃宰耕牛而设,立春前一日为祭期。县境马迹塘、桃花江均有芒神祠。

武庙。祀关云长,五月十三日诞祭,县境原有34处。

杨泗庙。有马迹塘、三堂街、熊家村、舒塘、渡口河5处,祀农民起义领袖杨么。

康公庙。位板溪,祀唐康公明。

凤凰庙。位于桃谷山,祀凤凰神三闾大夫屈原。

刘君祠。位新田村,祀安化举人刘法旺。

陶公庙。位 耏 耐 耏鱼乍 耐⒆耐 耏鱼乍埠,祀晋陶侃,明代张姓建。

魏公庙。位原八里里仁团,祀魏幺成(魏征),清道光时建。

刘猛将军庙。每有蝗灾必祭祀之,祈为驱蝗。

郭公庙。县境有6处,祀唐郭子仪。

水星宫。有桃花江、三堂街2处,祀水星神以压火。

文昌阁。位桃林溪,祀文昌帝君。二月初三诞祀。

禁   忌

时令诸忌    正月初一,凡挑水、晒衣、理发、动土、出粪、吃药、洗澡、煮饭均忌之。腊月忌搬家,有“正月忌头、腊月忌尾”的俗语。

七不出,八不归,九日出行空手回。“七出”妇道之禁条,“归”同“龟”音,“七出、八归”属不吉利。逢九不宜出门经商讨债。

初五、十四、二十三,太上老君不炼丹,除却迎亲一件事,其余置此有些难。为月之三忌日,诸事不利。

夜间,镜子忌向外放,怕照怪异,女怕花星照,男怕贼心照。

夜不玩火,忌小孩用火杵子甩,玩火尿床。

夜间,忌打口哨或吹哨。

晨不放快,晨起至早餐前,忌说虎、鬼、猴、龙、梦、死。

正月忌见鹰打鸟,二月忌见蛇相交,三月忌拾花手巾,四月忌见狗爬狗。

三月三,九月九,无事莫到江边走。

妇孺诸忌    女子出嫁,花轿忌单身汉与鳏夫抬,新娘下轿忌孕妇、寡妇看见。忌他们坐床,否则夫妻不和。

对媒人忌喊“媒”(倒霉),称泮先生、红叶公。同一香火,一年忌收二妇。无春之年曰寡年,忌结婚。

宁让别人停丧,不让别人成双,忌客人夫妇同床共宿。

妇女忌在晒场上晾内裤、澡巾,男子忌在女内裤下经过。

床忌向北,或与屋柱并排,称“死人床”。

家有孕妇,忌打灶、见蛇砍、踩门坎,寡妇忌坐孕妇床。

孕妇解怀之际,忌声张,多一人知,多一时产。忌箱柜抽屉紧闭。丈夫外归,忌直进房,必先入厕。坐月时,忌穿草鞋进月房。

婴儿忌四眼人(孕妇)抱。

入夜,忌直呼婴儿名号。

摇篮忌空摇,小孩忌丢饭粒。

小孩衣服忌夜露,邪说夜游神过,于孩不利。

行业诸忌    农家正月十二忌逢辰,十二龙治水,龙多不治水、主旱。正月十二忌逢丑,十二牛耕地,牛力逸,主歉收。

四季逢甲子忌雨,逢丙寅忌晴。立春忌雨,最好立春晴一日,农夫不用力耕田。惊蛰忌晴,一阳复始,百虫出洞。清明忌雨,谷雨忌晴。八月忌三卯,牛吃烂稻草。白露忌雨,白露白露,多雨烂路。白露忌单(),白露逢双,干谷上仓。冬忌无雪无冻。

船家忌说“翻”、“沉”、“散”、“拆”等字,渔家忌说“滚”、“岸”。

矿山忌说“榨”、“压”;铁匠忌说“精”、“光”。

戏子忌坐衣箱。商家忌坐钱柜。

病家忌外人闯入,外出请医忌遇道士、棺材、死动物。抬病人忌头向后。

丧家最忌跌丧,空棺进屋忌头在后。丧柩出屋忌头在先。客死者忌入正堂,产妇死亡忌进祖山。坟山来龙忌葬,晚辈忌葬祖坟之上。

字纸忌乱丢,忌作便纸。

婚嫁合天婚时,忌家人损物、斗骂。

遇事排名次,最忌三十六。

屋前忌泼油,屋后忌跌牛。

家庭忌来猪,猪凶狗吉。

出门办事忌乌鸦叫,鸦叫主凶,鹊叫主喜。

上梁建仓忌说“倒”、“光”、“鼠”、“霉”等字音。

第七节   民间游艺习俗

民间游戏

县境民间有不少游戏习俗,各具特色,世代相传。除了捉迷藏、掷石子、掷棍子、争江山、打纸板等游戏外,还有滚铁环、放风筝、抽陀罗、扳拳等游戏习俗。1998年,县境开通互联网后,网络游戏风靡城乡,个别青少年甚至沉迷于这种游戏不能自拔。

民间竞技

象 棋   城乡普遍流行,社会各阶层时有比赛。

军 棋   以军队官阶为子对弈。

算盘棋      以算盘为棋,有飞子和碰子两种。

跳子棋    2人-6人可玩,妇女及老年人以此棋消遣,城乡皆宜。

围 棋    参加者多为围棋爱好者。

民间博戏

骨 牌    城乡皆流行,以中老年人为主。

麻 将    遍及城乡,老少皆宜。

扑     城乡流行。

纸 页  有“欧经”、“跑和”、“戳胡子”,为中老年人所喜爱。

竹 牌    以“张生访红娘”为主题,访到胜,5人共玩。

桌 球   有长盘和方盘两种,两人对打,1986年以后,遍及城乡。

猜拳行令    唱韵配合,单手举数相互比划猜,输者喝酒,饮酒时多玩之。

斗蟋蟀   于墙下岩石之间捉之,性好斗,儿童多玩之,也有个别职业玩家。

民间竞智

灯 谜   分字谜、物谜两种。春节、元宵节,城乡有举行灯会习俗。灯会活动中有成百上千人参加。

架神仙桌    以小石或小棍若干,平分若干组,将组数告知架神仙桌者,然后按桌设菜坐客,能猜出多少碗菜多少客为胜。成年人爱玩。

快速拍手背    二人手掌相对,下手掌拍上手背。拍着继续拍,未拍着由对方拍,谁被拍击多谁输。流行父子乐、朋友乐,锻炼技巧和快速反应能力。

第八节   竹乡民俗

娱乐竹俗

县境盛产楠竹。众多民风民俗与竹子相关。

放河灯  又叫放水灯。用竹做成小船状花灯,糊上色纸,内置蜡烛或油灯,元宵之夜,在溪、河放灯。谁家的灯飘得远、亮得久,谁家就会走好运。

 挂花灯   用竹制成灯架,外糊花纹纸,内点油灯。每年正月初十晚上,母亲带着先年所生男孩到社庙挂花灯,向庙王申报人丁,祈求平安成长,并请“花灯酒”,外祖父母须给男孩送衣饰玩具等礼品,也有亲友、邻居送礼喝酒。正月十六落灯。

 摇竹娘    正月十五(元宵节),父母带着子女在竹林内选一健壮青竹,点燃香烛,打躬作揖,之后,小孩立于竹前,在过头之处边摇边念:“摇竹娘,摇竹娘,你也长,我也长,去年是你长,今年是我长,明年你我一样长!”人们笃信竹神能帮助孩子长得高大结实。

 吃健脚笋     立夏,县境有挖竹笋、吃竹笋习惯。有立夏日吃了竹笋,可以祛脚病、长脚劲之说。

 吃粽子    五月初五端阳节,家家户户吃粽子。粽子用蓼竹叶包成。品种多,有绿豆粽子、豆沙粽子、红枣粽子和腊肉粽子。吃粽子、划龙船,两事相连,县境十分盛行。也是对屈原大夫的纪念与吊唁。

 打竹板     又叫“莲花闹”、“莲花落”。由一人或多人表演。表演者右手的竹片敲打左手用绳子系着的一束竹片。竹片敲击、碰撞声,清脆悦耳,配上顺口溜,人们十分喜爱。

 耍花灯    又叫打花鼓。春节至元宵节期间表演。灯用竹制成鱼虾等状,或方、圆等形,糊色纸,故称花灯。花灯队20来人,除去表演者,人手一灯,其旦角戴凤冠,着罗裙,穿花鞋,持香罗帕,浓妆艳抹,妩媚动人;丑角戴礼帽,着皂衣,持折纸扇,花脸、白鼻梁。两人随音乐起舞,曲调多样,幽默、滑稽,多反映人们生产生活的趣事,也有送财送喜的吉祥赞语。花灯一村一村耍,屋场连屋场演,一闹就是一通宵。

 舞龙、舞蚌       龙、蚌都用竹篾制成,套上彩绸,简陋者糊彩纸,形象逼真。舞龙需10名-20名灵巧、精悍者。舞蚌者只有2名-3名,年轻貌美女性扮蚌心,另2人扮成丑角或白鹤与蚌戏耍,趣味横生。逢年过节或喜庆,县境人民都竹扎舞龙、舞蚌逗乐助兴。

 花轿迎亲   县境流行的一种民间婚俗。新婚之日,男方用“花轿”将新娘子迎回家中。“花轿”为竹木制成,迎亲专用,披红挂彩,配4名轿夫,花轿后悬挂由筛、镜、剑组成的图案,斩妖避邪。路上轿夫故意把花轿浪得歪歪晃晃,意为新娘要经得起生活的风浪,受得“晃”的新娘,才会对爱情始终如一。为防轿夫恶作剧,新娘家人放一些陪嫁的碗、碟到花轿里,嘱咐轿夫切莫打碎,让轿夫不敢颠晃。

骑竹马    小孩最喜欢夹一根竹子在胯下,手里拿根竹鞭往后甩,口里叫道:“骑竹马,骑竹马,我俩好,一世好……”男女小孩在一起,很有情趣。

踩高跷     高跷以竹为主杆,脚踩处的“套”子各种各样,两脚踩其上,可踩几人高,还能扬“蹄”飞跑不跌。如遇红白喜事,小孩群聚,各带自制高跷,集体表演,一时可形成“节日”氛围,逗来许多人观看。

生活竹俗

梭筒钩    县境山区农家必备品,以竹为主干,近2米长,中间穿以木杆梭钩,再用结实竹片穿眼,做斜角固定于木杆之上,为“刹车”之用,可随意上下梭移,因之曰梭筒钩。主杆全竹通穿。竹质为老楠竹,也有用罗汉竹、观音竹的。通常挂在农家火炕上方用梭钩吊锅做灶用,年深日久,梭筒皮像上了漆,鲜红通亮,越红越能说明年代久远。为竹乡独特风情。

放竹排     是县境溪河蔚为壮观的一道风景。竹排随溪河水飞流而下,至险关处。驾排者聚精会神,持篙盯住岩壁,至险湾处,一篙撑岩,化险为夷,令人心惊肉跳,毛骨悚然。资江放排更为壮观,竹排有时排成几里长长蛇阵,随水流而行,俗话说:“要得宽心好放排。”

竹 帘    用细篾片串起来做成竹帘,竹帘上烙上花纹,在乡村常作挂门帘。

竹 联    用竹子退青后刻字,为左右对联,也有用火印烙字的。桃江籍才子、清末江西巡抚郭都贤写的浮邱寺佛座竹雕联,至今有残片保存在文物管理所。

竹 画    指烙竹工艺画,县城画师蒋禄林精于此道。一般用作装饰。在桃江历史悠久。

竹装饰    旧时,县境民间建房子,用竹片夹墙糊上泥巴,用纸筋石灰披上“白粉墙”。也有全部材料用竹建竹屋竹楼的,如今许多餐馆忆旧,全部用竹装饰,来源于这种继承。

竹 筏    是指捕鱼运物的火排,将竹子去青皮相串加火功烧翘前半截,像梭子船,资江水系河叉常见。

竹 篱    竹篱茅舍是县境农村田园景象。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望南山”,桃江竹篱很讲究,是用竹枝铺匀,密不通鸡,加以竹片横绑固定,夹得整齐,布景雅观。

竹斗笠    县境斗笠流行圆顶,像倒盖的锅。也有尖顶的。圆笠夹层铺垫箬叶,既轻飘,又隔雨。比斗笠大的,不叫斗笠,叫斗盘,是农夫下大雨耕田身配蓑衣,头戴斗盘而用。

竹凉席   又叫竹簟,县境特产。它篾薄如纸,中间巧编各种图案,夏天睡着很凉爽。簟子每晚都要抹,汗渍与竹篾结合就会红,时间越长越红,经久耐用、凉爽、美观是它的特色。水竹凉席是修山一带的特产。

竹 伞    又称纸伞、油纸伞。框架和伞骨,全是竹做成,伞骨边上要缠数十道圈的线,然后糊纸、上花、刷油、上伞头。油干后,就是竹伞,既可遮雨又可遮阳。后来发展成花伞,很时髦。县境传统制伞业在60年代有十多家。

竹 筛     用竹青剖成细篾,编成大小不等各种圆盘或方形,中间织成因用途不一的大小孔。有米筛、谷筛、隔筛和漏筛之分。竹筛筛米,在农村常见,家家少不了的。农家的主妇,几乎都会筛米,不会筛米的媳妇会遭白眼。筛米是技术活,功夫全在手腕上。双手端住筛子周围摇动,全身都扭动起来,将米中的谷粒筛到一堆,用手抓去再筛,直到米中无谷粒为止。竹筛筛米动作是一种旋律,亦很美。俗话说“她的屁股像筛米似的”,就是说米筛扭得很有节奏